現狀:
乳腺癌是女性腫瘤中發(fā)病率最高的一種,多見于45歲以上、絕經期前后的婦女。有報道說:在過去的25年中,上海、北京、廣州、天津等大城市的女性人群中乳
腺癌發(fā)病率連年上升,增幅高達51%,而且有年輕化的傾向。乳腺癌的發(fā)病率已超過女性子宮頸癌的發(fā)生率,成為城市女性的“第一殺手”。調查還表明,目前全
球每年新發(fā)現乳腺癌患者120萬,死亡50萬。我國每年有4萬人死于乳腺癌。每10萬名婦女中,每年乳腺癌的發(fā)病率為:日本21人,北歐48人,美國91
人。70年代我國乳腺癌發(fā)病率為27/10萬,然而近年來卻已高達40/10萬左右。其中35至59歲為高發(fā)年齡,45歲更是高峰。乳腺癌發(fā)病年齡較美國
提前了10年。按發(fā)病規(guī)律,經濟發(fā)達地區(qū)高于落后地區(qū),城市高于農村。
浙江省腫瘤醫(yī)院婦科主任醫(yī)師高永良教授介紹說:從流行病學統(tǒng)計來講,宮頸癌是全球婦女中僅次于乳腺癌的第2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。國際癌癥研究中心估計,近
5年患病例為155.8萬人,其中100余萬在發(fā)展中國家,30余萬在發(fā)達國家。80年代全世界每年宮頸癌發(fā)生數為46.5萬,我國每年新發(fā)病例為
13.15萬,約占發(fā)展中國家的1/3。近年來我國宮頸癌死亡人數呈明顯下降趨勢,90年代比70年代下降68.4%,這主要與婦女衛(wèi)生知識了解的增加,
個人衛(wèi)生水平的提高,婦科普查的普及及宮頸癌早期發(fā)現率增加有關,加上現在對宮頸癌的治療方法有所增加,治療水平也有提高。
卵巢癌雖然發(fā)病率比子宮癌低,但死亡率卻比宮頸癌和宮體癌加起來還高。目前該腫瘤呈上升趨勢,而且卵巢癌發(fā)現的病人中,近2/3往往已是晚期,雖然手術、放療、化療都運用于卵巢癌的治療,但由于沒有特效的方法,預后并不理想。
子宮內膜癌呈上升趨勢,過去往往是西方人發(fā)病率高于東方人,但因為該病的發(fā)病率與飲食結構有關,現代人生活條件好了,高脂肪高蛋白攝入多了,子宮內膜癌的發(fā)病也高了,但由于其治療效果很好,預后也很好。
外陰癌發(fā)病相對較少。
警示信號:
乳房無痛性腫塊、乳頭溢液、乳頭和乳暈異常
粘膜白斑、皮膚角化癥、皮膚慢性潰瘍
發(fā)生在子宮頸等部位的息肉
子宮頸糜爛,外翻
不明原因的陰道出血、消瘦
房事出血
不明原因的小腹墜痛、腹脹、腰酸
簡捷發(fā)現方法:
20-40歲的婦女要做好每月一次的乳房自查,乳腺癌許多都是由患者自行發(fā)現腫塊而就診的。每三年一次體檢,對35-40歲的婦女留X線攝影基礎片,40-49歲婦女每1-2年進行一次X線檢查。
參加腫瘤普查,有效的宮頸細胞學檢查,會使宮頸癌死亡率大大降低,此法在冰島、芬蘭、瑞典等國均取得非常巨大的成就,不普查的婦女宮頸癌死亡率比普查的婦女要高10倍。
宮頸涂片檢查:對20-65歲婦女,開始每年一次,兩次陰性后每3年一次。
婦科檢查:對20-40歲的婦女,每3年一次。
由于卵巢癌很早就出現盆腔或大腹腔內擴散種值,或淋巴轉移,臨床上表現為亞臨床轉移,一般的體檢不易發(fā)現,因此要配合一些特殊的檢查,如腫瘤標志物的檢查、影像學檢查等。
主要危險因素:
乳腺癌:月經初潮早、絕經晚、獨身、不生育、不哺乳或哺乳不正常、有乳腺癌家族史、乳腺部曾接受一定量的放射線、高脂肪飲食及肥胖、曾患乳腺其他疾患的婦女。
宮頸癌:是最常見的婦科腫瘤。年齡跨度較大,15-85歲都可發(fā)生。高發(fā)年齡50歲左右,≤30-40歲者近年增多。性行為的特征可能影響宮頸癌的危險
性,如多個性伴侶、不潔性生活,衛(wèi)生習慣不良,吸煙,人類乳頭瘤病毒極可能是宮頸癌的主要危險因素,皰疹病毒Ⅱ型感染是最早被認為在宮頸癌病因中起重要作
用的一種病毒,還與宮頸息肉、宮頸撕裂、宮頸糜爛等因素有關。
子宮肌瘤:為子宮良性腫瘤的一種,是女性生殖器中最常見的良性腫瘤,也是人體中最常見的腫瘤之一。多發(fā)生在30-50歲之間的婦女,尤其多見于不孕的婦女。病因尚未確定,普遍認為與過度的雌激素刺激有關。也有人認為與長期性生活失調而引起盆腔慢性充血有關。
子宮內膜癌: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,占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的20-30%;它又是婦女常見的癌腫,其發(fā)病率在乳癌、肺癌和大腸癌之后,位居
第四。高發(fā)年齡為58-61歲,死亡率為20%。在過去的20年里其發(fā)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,主要與以下幾個方面有關:①子宮內膜癌的發(fā)生與雌激素有密切的
關系;②子宮內膜增生,特別是不典型增生有癌變的趨勢,其機率約為10-25%;③其他危險因素:身體過重、未孕、晚絕經、糖尿病、高血壓、多囊卵巢綜合
征、卵巢腫瘤、外源性雌激素等。
卵巢癌:其發(fā)病率在女性常見惡性腫瘤中占2.4-5.6%,在女性生殖道腫瘤中占第3位,但卻是女性生殖道腫瘤中造成死亡原因最高的一種腫瘤。發(fā)病的高峰是60-80歲,有年輕化趨向,其種族和地理分布與宮體癌和乳腺癌相似,提示有共同的危險因素。
宮體癌:慢性排卵障礙、不育、肥胖、患有產生雌激素的卵巢腫瘤和因絕經期癥狀使用外源性雌激素。
主要癥狀:
乳腺癌:最常見的體征是無痛性腫塊,單側乳頭有血性分泌物,新近出現乳頭內陷、乳房外形改變、腫塊固定于胸肌筋膜或胸壁上、皮膚水腫和紅斑,以及腋下淋巴結腫大。
宮頸癌:患者80%有陰道出血,如月經間期出血,絕經后陰道出血,開始常為性交、排便、劇烈運動后出血,量常不多,可自行停止,繼腫瘤增大,若侵蝕大血管
可發(fā)生大出血。陰道分泌物增多,約82%左右的宮頸癌患者有白帶增多,可因感染組織壞死而有臭味。接觸性出血是最常見的癥狀,早期可沒有癥狀,晚期病人可
由于腫瘤出現下腹痛、腰痛、骶骼部疼痛及咳嗽、食欲減退、體重下降等癥狀。
子宮肌瘤:子宮出血是子宮肌瘤最常見癥狀,大約有1/3患者可以表現為月經增多或經期持久,但也可有不規(guī)則出血。當肌瘤增大,往往可出現腹部腫塊。隨著腫
瘤增大,還可以出現壓迫癥狀,出現尿頻尿急、尿困難、尿潴留等,也有可引起大便困難、下肢浮腫或神經性疼痛。也可有腹痛、嘔吐、體溫上升等,合并子宮內膜
異位,可出現嚴重痛經。如盆腔充血,內膜水腫還可出現白帶增多。約20-30%的婦女可出現不育等。
子宮內膜癌:子宮出血,特別是絕經后出血以及不規(guī)則出血和經量增多、經期延長。異常分泌如陰道血性液體和漿液性分泌物,有時有惡臭。少數病人有下腹疼痛感覺。
卵巢癌:腹部包塊為最常見的癥狀,可有腹痛陰道不規(guī)則出血或月經不調,晚期可有低燒、食欲不振、惡心、嘔吐、便秘或腹瀉等癥狀,有時伴有氣短或尿頻等壓迫癥狀,少數有高血鈣癥狀。不少患者是因為腹水而產生的一系列癥狀才到醫(yī)院就診。
預防:
乳腺癌:發(fā)病原因尚未完全清楚,因此尚無實用的預防措施,主要是積極開展衛(wèi)生宣傳教育,普及防癌知識,推廣乳腺自我檢查法,有條件的每年一次防癌普查,一般以30歲以上婦女為普查對象,有易感因素者列為重點普查對象。
宮頸癌:
①注意衛(wèi)生:應保持會陰部清潔,注意性生活衛(wèi)生。免使宮頸遭受細菌、病毒等感染。
②提倡晚婚晚育,計劃生育。
③積極治療癌前病變:一些疾病如宮頸糜爛、宮頸息肉、宮頸撕裂等有發(fā)展成癌可能。因此,必須積極治療,以減少癌腫發(fā)生。
卵巢癌:由于沒有確切的預防措施,普查方法不夠有效,目前尚無明確的控制疾病的對策。
治療:
乳腺癌:手術、化療、放療、內分泌治療等綜合治療已普遍運用于臨床。
宮頸癌:以手術治療和放射治療為主。浙江省腫瘤醫(yī)院高永良教授自創(chuàng)的撕剝式盆腔淋巴清掃術,具有出血少,損傷小,時間快的優(yōu)點,用于婦科腫瘤的手術治療,在國際上被譽為“高氏手術”。
子宮肌瘤:根據肌瘤大小及部位、有無癥狀、年齡及對生育的指望、最近發(fā)展情況及并發(fā)癥、診斷是否明確采取手術或非手術治療。對非手術治療的要加強觀察,定期復診。
子宮內膜癌:手術、放射治療、手術合并放射治療、化療、孕激素治療都是目前常用的治療方法。
卵巢癌:手術治療是首選的方法,化療(腹腔化療、腹腔注射或靜脈注射聯(lián)合化療、二線化療)、激素治療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。
預后:
乳腺癌:早期治療預后是非常理想的,據浙江省腫瘤醫(yī)院綜合各期乳腺癌的調查表明,5年生存率可達60.09%,10年生存率為48.82%。
宮頸癌:是婦科腫瘤中治療效果比較理想的一種,據浙江省腫瘤醫(yī)院的統(tǒng)計材料顯示,綜合各期的宮頸癌5年生存率為70.58%、10年生存率為66.03%,宮頸癌手術后或治療后仍應堅持隨訪,一般認為至少需隨訪20年。
子宮內膜癌:由于其生長慢,轉移晚,癥狀顯著,多數預后較好。早期子宮內膜癌5年生存率可達93.2-98.2%,幾種少見組織學類型的子宮內膜癌復發(fā)率高,預后差。要求定期復診,以便及早發(fā)現復發(fā)現象。
卵巢癌:生存率低。